第四維度Photography

Navigation Menu

極窄香港: NIKKOR 300mm f/4E PF & Fisheye NIKKOR 8-15mm f/3.5-4.5E

極窄香港: NIKKOR 300mm f/4E PF & Fisheye NIKKOR 8-15mm f/3.5-4.5E


在你印象中,香港是一個怎樣的地方?是不是跟很多電影一樣,是一個先進的大城市,人很多高樓密度很高,處處充滿著機會,一個擁有無限活力的超級大城。

今年騎著重機勇闖北極圈成功後,受到一些香港車友的邀約到香港分享這次旅行的經驗,這也是我這三十多年的人生中初次跨越台灣海峽,踏上彼岸這片陌生的土地——『一個時代尖端與傳統衝擊的狹小之地』。


。很多人對香港的印象就是大樓的壅擠外牆



平常大家街拍慣用的焦段大概就是24-70mm或是50mm定焦這種焦段,不慍不火最能忠實呈現人眼所看到的一切。如果是香港這種超高密集窄小的地方應該會多帶一個超廣角補足不足之處。但是火花羅天生反骨,喜歡挑戰不同的世界,我想試試看用極端的視角去看看香港這個極端的城市,會擦出什麼樣的火花

所以這次我決定以兩支鏡頭當作香港旅行的拍攝主力:
AF-S NIKKOR 300mm f/4E PF ED VR
AF-S Fisheye NIKKOR 8-15mm f/3.5-4.5E ED

從香港的深水埗地鐵站走出來後,首先印入眼簾的是一個老舊擁擠的城市,彷彿一切還停留在百年前的時光,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由密密麻麻的曬衣鐵架與窗型冷氣

構成的老舊社區外牆,更凸顯了香港『蝸居』的辛苦,老社區的居民家中似乎連曬衣服的空間都要與天爭地。


。香港家家戶戶都把衣服曬在窗外,密密麻麻的窗戶、曬衣架形成一幅特別的景象



在香港的四天中每天都是陰雲罩頂,我們爬上香港一些著名的登高景點想要拍攝香港的全景,但是放眼望去也因為沒有風所以空氣就像台灣PM2.5紫爆時一樣,舉目所及皆是一片灰濛濛的迷霧,與背景的鋼筋水泥森林相互呼應,更顯得這座城市的侷促。


。初來香港卻遇到霧霾籠罩,卻更強烈的加深香港那令人喘不過氣的壓力


我想,這就是香港給世人的印象:極端的人口密集、遮蔽一切視線的大樓,但卻又同時是世界重要的金融中心,新世代與舊回憶在此交互碰撞、擦出各種火花,也難怪香港在歐美人的眼中是一個如此有趣的存在。

在這樣擁擠的環境下,用300mm的極窄視野專注於捕捉極窄的小細節,其實比標準焦段更具有畫面張力。

像是壅擠的地鐵上,我們可以把注意力放在那些代表著『壓抑、擁擠』的小地方,例如一個剛下班的老百姓那帶著憂鬱的眼神、或是在那人潮中勉力抓住握把的一隻手。 


。很多香港人對於近幾年香港的轉變感到非常擔憂,但是我仍能感受到樂天的個性流露於生活中 


。在人潮縫隙中緊握吊把的一隻手,像是在時間的巨浪中溺水的人,想要抓緊一點什麼


這次所帶去的AF-S NIKKOR 300mm f/4E PF ED VR,最大的優勢就採用了PF鏡片讓體積重量得以大幅縮小,跟前一代300mm F4D鏡相比,加入了VR防手震後還能把重量從1440g減輕到755g,長度也從222.5mm縮短到147.5mm,幾乎等於體積重量大砍一半! 


甚至跟自家的當家24-70mm F2.8E相比也更輕巧(1070g154.5mm),帶著這顆300mm小砲走在路上街拍一點也不顯得突兀,甚至可以說完全不覺得身上帶著一隻望遠鏡頭。




300mm用在街拍不是不可能,習慣之後就會將觀察力集中在那些遙遠的事物上或是一些小細節。使用的訣竅就是不停的走,不停的退,然後靜靜的蹲在角落等待那理想的一瞬間發生,不停的把觀察的視線壓縮到最窄,只去注意那些小細節。 


。在怪獸大樓旁遠遠的等著過路人走過斑馬線,然後捕捉最佳的那一瞬間

香港的中環在假日總會聚集大量的外籍移工,傍晚時刻他們席地而坐,在街頭就地聚會用餐,那一刻我彷彿看到跟我們的台北車站一樣的景象,只不過人數多十倍。

300mm
的優勢就是能夠在相當遠的距離外捕捉他們最自然的表情,而絲毫不會驚動他們。缺點呢?就是總是會有其他人經過你的鏡頭前,使用300mm街拍要特別有耐心,慢慢地等候那那適當的一瞬間到來。 


。外籍移工大剌剌的坐在人行道、陸橋階梯上,而香港人似乎對此司空見慣


爬上了香港的大樓,視線也未必能夠伸展,因為永遠有比你高的大樓截斷你的視野,似乎永遠只能在狹縫中一窺當地居民的生活方式。 


。香港的本質是大型轉運港口,但在此地生活似乎離海很遙遠,因為永遠有大樓隔在海洋與你之間


AF-S Fisheye NIKKOR 8-15mm f/3.5-4.5E ED

這次帶的另一顆鏡頭則是AF-S Fisheye NIKKOR 8-15mm f/3.5-4.5E ED點我看8-10mm魚眼評測專欄),魚眼在香港也是一個很好發揮的鏡頭,例如在香港狹小的樓梯間,即使用20mm超廣角仍然覺得不夠廣,這時候魚眼鏡頭的價值就凸顯出來了。 


。香港很多老舊大樓的樓梯間超級狹小,居民會在樓梯間祭拜他們自己的信仰,這是在台灣很難看到的景象。香港的侷促從樓梯間就顯露無遺。


香港的一些大樓已經成為當地的地標,例如『變形金剛4』拍攝場景的『怪獸大樓』建築群,已經可以說是外國遊客必訪的景點。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在這邊擺著可愛的POSE拍照打卡,一旁落無其事打著羽毛球的當地小孩,似乎對這一切司空見慣。 


。由鋼筋構成的牢籠,就是香港最真實的一面 



。同一個場景轉到8mm魚眼,也是另一個有趣的畫面



香港另一個著名的地標:『怡和街環形天橋』,位在銅鑼灣的大街上,包圍著底下的電車站。初來此地的我由當地攝影朋友帶著爬上了圓環隔壁大樓上由上往下俯拍,試著跳脫水平視角的拍攝方式。 


。由上往下拍的『怡和街環形天橋』,踩在隨風搖擺的竹製鷹架上真的拍得膽戰心驚


又或者,把鏡頭轉到8mm全周魚眼的焦段,從天橋的正下方往上拍攝,有年代的圓形的天橋框住高聳的現代大樓,得到的畫面也是非常的有趣,這就是魚眼鏡頭無可取代的新鮮感。 


。魚眼鏡頭能夠帶領攝影師跳脫傳統的視野,帶來新鮮的拍攝體驗另一個跟圓形有關的特色建築就是『勵德邨』,這是香港唯一的環形公寓建築,一共有27層,每層17戶,層層相疊循環往復,像是複製貼上一樣。有趣的是,香港身為重要的金融中心有著無數的華麗現代建築,但是許多攝影愛好者來香港卻只愛拍攝這些老舊的大樓。 


。彷彿像是時光隧道一般的『勵德邨』大樓

拍攝時剛好有一位不知哪來的遊客,從我們底下的樓層探出頭拿著手機拍照,為這個冰冷的鋼筋隧道帶來一點點的生氣。 


。不管是拍攝建築還是風景,我喜歡把人帶到畫面中,不只是點綴,也能帶來一點生氣

這次在香港帶著我到處玩的朋友跟我說,香港雖然狹小但是『流動』卻是這個城市的本質,身為重要轉運港的流動貨櫃、被電影場景吸引來自各國川流不息的遊客、東南亞各地來香港討生活的移工、受不了香港擁擠而往外國發展的遊子、隨著重大政策物換星移的市景建築,香港就是乘著這些流動的事物上,不斷地揉合來自世界各國的文化,才有今天這種地位。

拍攝完畢後,後製調色上我也使用一些平常不會特別使用的技巧,想要讓影像呈現出灰暗的感受,把香港的舊事物強調出來。例如把LR中的曲線黑色端拉高,就可以讓 畫面呈現灰濛的感覺,這個後製技巧用意在於把暗部拉亮,黑色在畫面中會呈現灰色的感覺。


。把曲線以此方式調整黑色的部分就可以呈現一種灰濛的色調,但是得謹慎使用,過多黑色的場景不一定適合 



。適當的使用這種後製技巧可以輕鬆地為畫面帶來另一種風格。


這一次的香港旅行連續幾天天氣都不好,但是陰天加上霧霾,更加深香港空氣中瀰漫的沈重感,所以在後製上我也讓畫面呈現冷調、降低對比與鮮豔度。



也許這樣的後製技巧呈現的畫面不是那麼投大眾的胃口,但是卻忠實呈現我所感受的香港:

『一個時代尖端與傳統衝擊的狹小之地』

0 意見:

Follow @ Bthemez